文化之窗

悦读阅美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之窗> 悦读阅美> 正文>

悦读阅美 | 经典书目推介(12)

2018/07/02  点击:[]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这一期我们将介绍五本深度解析中国近代史的经典好书。

 

 

01

《中国近代史》

作者简介:徐中约(1923—2005年),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著作严谨,专长中国近代外交史。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6)》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IMG_258 IMG_259 IMG_260

 

馆藏信息

馆藏地:第三阅览室

索书号:K25/71

 

 

 

02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作者简介:柯文 Paul A. Cohen 1934- 1934 6 月,柯文出生于美国纽约。1953 年入芝加哥大学接受本科教育,1955年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 师从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教授和史华兹 (Benjamin I. Schwartz) 教授开始致力于中国思想史和中西关系史研究, 先后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作为十九世纪后几十年的改革推动者,王韬占有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这本书,共分四篇九章来讲述晚清改革研究,构建出一幅巨大的历史画面,让我们充分地认识晚清变化的进程。对于近代中国历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讲述的,不管是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还是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一例外被扣上了失败的帽子。而柯文这本书,不再讲述那段割裂的历史,而是借助王韬这个人,为我们讲述一种全新的历史观。王韬与晚清历史事件有着瓜葛,上书太平天国不成,反遭清政府通缉,被迫流亡香港,辗转到了欧洲,让他成为中国学者中的第一,那就是中西文化通吃。他的循环历史观中,中国实质实在厚积薄发,靠着失败经验的积累,等待着瞬间的爆发。

IMG_263

  

馆藏信息

馆藏地:第三阅览室

索书号:K827/663

 

 

03

《天国之秋》

作者简介:裴士锋(Stephen R. Platt),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

IMG_271

《天国之秋》获得了2012年坎迪尔历史奖大奖(世界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裴士锋生动重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战争。这场战争所夺走的人命之多,在人类史上名列前茅。它的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仍未消失。《天国之秋》是由第一流历史学家和杰出作家完成的引人入胜之作。精心琢磨的历史铺陈,是极出色的典范。从1850年代初期打至1864年的这场中国内战,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内战;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一个悲惨且撼动人心的故事。

  

馆藏信息

馆藏地:第三阅览室

索书号:K254/23

 

 

04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作者简介: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193399-2016211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孔飞力转向海外华人移民史研究。

孔飞力以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为主轴,将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性议程归结为三组相互关联的问题或矛盾:政治参与的扩展与国家权力加强之间的矛盾;政治竞争的展开与公共利益的维护之间的矛盾;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同地方社会财政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三组问题并非始于清代,而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但却跨越了朝代鼎革一直存在到帝制晚期,并在帝制崩溃后继续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时的基本问题。 孔飞力认为,当政治环境的变化对社会形成重大威胁时,人们便会围绕着种种根本性议程开始形成共识。在中国帝制晚期,深植于历史文化之中的种种知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经过哪些人的努力,导致了向着现代性、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国家渐次发生转变?孔飞力通过论述魏源、冯桂芬、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思想,结合晚清以来相关的历史叙事,较为宏观地回应了这一问题。

IMG_274 

 

  

馆藏信息

馆藏地:第三阅览室   

索书号:K25/93

 

 

05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作者简介:石川祯浩,1963年生,日本京都大学博士(2002),曾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2001—2002)。现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政治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著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史》《革命とナショナリズム1925—1945》等书。

IMG_282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收入日本著名史家石川祯浩近十余年的重要论文,集中反映他对近代中日思想交流史和早期中国共产党史的新思考,在广泛调查史料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历史现象和具体细节进行缜密分析与考证,以期揭示和探讨中国近代历史的多重面相。本书所收文章,聚焦于近代中日思想交流史和早期中国共产党史,从对具体事项和细节的考证出发,揭示和探讨中国近代历史的多重面相。作者主张采纳更宽阔的研究视野,充分考虑日本和西方(也包括苏联及第三国际)的影响,从与世界性的思想流通、影响及运动的相互关系的角度着眼,回归历史发生现场,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馆藏信息

馆藏地:第三阅览室

索书号:K25/103

 

 

 

版权信息:Copyright@2016吉林财经大学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联系电话:0431-84539207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16号 备案号:吉ICP备10200631号-2

技术支持:网络技术部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