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让我们得以从中追寻到祖先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足迹。民俗文化作为我们的母体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乃至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族民俗文化作为民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以其社会性、多样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时代性等特征,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形态为我们展现着民族发展的历程和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民族地方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资源。
1.《经典民俗学十二讲》
本书是民俗学专家董晓萍教授撰写的民俗学理论著作,采用现代国际民俗学中经典民俗学的方法论框架,结合中国实际,总结20世纪中国民俗学走过的道路,肯定中国民俗学的成就。通过重读原典和田野作业笔记,揭示已被前人发现而后来被忽略的原创观点、研究方法与具体问题,讨论民俗学从本土民俗学研究转向多元民俗学的建设历程。全书共12讲,重点选择水利、粮食、土地、城边村、传统工艺等专题开展细致的个案分析。本书既能为专业学者把握当代民俗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也可为跨学科读者和一般读者提供比较广泛的民俗学基础知识。
馆藏地址: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75
2.《中国民俗百图》
门神纸码年画保留并且传递着华夏民族共同的厦史、情感记忆与智慧积淀,是传统文化与日常民俗的最佳体现。张宪昌教授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一个收藏家与学者的角度出发,在民间收集了大量来自不同地区,审美形态各异的木版印刷纸码年画,重新统一尺寸起稿放大绘制,解决了原稿由于年代久远或保存不当所造成的损耗模糊等问题。他的再创作既保持了木版年画的原有风格,使之不失原本的色彩关系和历史感,又吸收了现代艺术的色彩表现技法,使用高丽纸正反面作画,注重色彩的冷暖对比,并尤其突出了肌理饱满效果,向现代装饰艺术的表现方式靠近。
馆藏地: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25
3.《一本书读懂民俗常识》
《一本书读懂民俗常识》 选择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广泛性、传承性、文化性的民俗事象,逐项进行详细解说,并配以相关图片,增加了解说的直观效果。同时,就诸多民俗事象作了学理性考释和分析。全书从岁时节日、宗法仪制、婚丧诞寿、衣食住行、信仰禁忌、生产工艺、游戏娱乐等七个方面,收录民俗事象四百多条,共计42万多字。该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雅俗共赏,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与顺承衍变,具有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积极意义。
馆藏地: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89
4.《中国优秀礼仪文化》
、
《中国优秀礼仪文化》由上篇和下篇组成。上篇简要介绍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优秀礼仪文化,下篇重点介绍与时俱进的中国现代礼仪文化。语言生动,图文并茂,体系完整,可读性强。
馆藏地: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47
5.《中国传统节日溯源》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200多种,本书选择主要的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十种节日,从起源、文艺感悟、节日习俗、文化内涵四个方面进行介绍,涉及节日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及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集趣味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唤醒文化记忆,感受传统的魅力。
馆藏地: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69
6.《中国的冠婚葬祭》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民间冠婚葬祭的习俗,这些习俗可谓是从生活的智慧中诞生,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其中有人情、有礼仪,当然,也含有迷信的因素。但作为一种仪式综合考虑,可以说,冠婚葬祭的风俗是民族文化之一,与古代传统、文化和制度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与这些风俗相关的传说都是歌颂勤劳大众、惩罚恶人的故事,充分反映了民众的心愿,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的境况;同时又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是中华文明、华夏子孙的智慧证明,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又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是中华文明、华夏子孙的智慧证明,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馆藏地: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79
7.《中国服饰浅话》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作为久负盛名的衣冠古国,中国的传统服饰华美精致且蕴含着丰富的礼仪制度等文化内涵,几千年来被万邦推崇。本书从古人琳琅满目的发型、发饰、首服切入,用活泼又不乏严谨的文字分别介绍了古人的衣、裤、裙、鞋、袜等服饰,以及这些服饰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读完本书,你不仅能对中国古人的穿着打扮有初步认知,对古代男女的成人礼有粗浅了解,更会对一些源自古代服饰并沿用至今的词语、成语如“拙荆”“纨绔子弟”“衣冠禽兽”等有更深的理解。
馆藏地: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23/3
8.《生肖密码》
戴宝庆编著的《生肖密码》追溯了中国十二生肖的起源,对中国生肖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归纳梳理,包括十二生肖的个性特征、人生命运、财运、禁忌、职业升迁、婚姻恋爱等,并举出十二生肖的名人代表举例分析。《生肖密码》还阐述了生肖和血型的关系,并列举了十二生肖和A、B、O、AB四种常见血型结合所体现出的不同性格特点。此外,本书还探讨了生肖和健康的关系以及生肖宜忌,提醒十二生肖的主人在保健、取名、安宅等不同的注意点。
馆藏地: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21/3
9.《江南风俗与信仰》
本书是系统介绍江南民俗与信仰的一本通俗之作。其作者仲富兰是中国民俗文化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尤其是为江南文化、江南历史、江南风俗等领域中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已有多部相关著作问世
馆藏地: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70
10.《老北京那些事儿》
老北京已然成为历史。在这里发生的许许多多带有浓郁地域特点的往事和记忆,随着老城墙的破坏和旧胡同的没落,面临着失去依托的窘境……夕阳下的老北京人如何留住那过往记忆的沧桑?新一代北京人将如何触摸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的文化根基?憧憬中华文明古国故都文化的中外游客如何能够寻觅到老北京的魅力?翻开本书,贯穿于老北京衣食住行中的那些趣事闲闻、风土民情,各行各业中的仁义礼智信,胡同人家的喜怒哀乐忧,通过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借助栩栩如生的图画,透过回味深长的诗句,像一个个回放镜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馆藏地:第三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892.41/2
供稿者: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