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3月4日星期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事。
借此契机,我们为同学们精选了经济专题相关的权威著作,帮助大家读懂国家治理逻辑,洞察时代发展脉络。
1.《改革的逻辑》
作者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教授,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2011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公共经济学家等荣誉。
改革从何而来,往何处去?未来中国如何前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专家学者、大众舆论,众说纷纭。从改革史上标志性的莫干山会议开始,周其仁教授就密切参与中国改革的每一步。本书中,他从现实世界出发,用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风趣、直白的文字,将中国改革的理念、方法和历程进行严密而逻辑清晰的梳理。
馆藏地:第一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F121/374
2.《中国经济新方位:如何走出增长困境》
作者吴敬琏,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刘鹤,曾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樊纲,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新常态带来新变化,新常态下要有新认识,中国经济还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能否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如何以新的有力作为标注中国经济新方位?本书汇聚中国最具话语权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丛书年度巨献,聚焦中国结构性改革,对中国经济做出客观研判,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向做出前瞻。
馆藏地:第一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F12/505
3.《突围集:寻找改革新动力》
作者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教授,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2011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公共经济学家等荣誉。
创新突围、改革突围,周其仁教授的这个观点引起了众多关心中国经济前景和未来走向的人的热议。改革需要穿透力,中国经济需要突围。那么,突围的方向在哪里,突围的路径是什么样的?在这本书里面,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大影响者周其仁把脉中国,解读改革的当下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馆藏地:第一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F121-53/16
本文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删。(审核:朱雪刚)